团学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在线 -> 团学风采 -> 正文

社会实践|浙乡拾遗:数字赋能十四都振兴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19

近日,我院浙乡拾遗团队在叶青、蒋璐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秉持着“深耕乡村、助力振兴”的原则,先后五次深入绍兴诸暨十四都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这五次进村过程中,团队协助村里共同承办了两大特色活动,为乡村聚集了超高人气;创新设计非遗产品方案和乡村旅游推广策略,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带去力量;建立“浙乡拾遗・十四都” 抖音账号,围绕西施文化、莲文化及当地非遗产品拍摄系列宣传内容,通过精准的内容策划和推广进行引流,让非遗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更具吸引力。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团队围绕当地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展开深度调研,用专业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文化传承:双IP 融合铸魂

绍兴十四都村是周敦颐后代聚居地,文化底蕴深厚,村内荷塘与《爱莲说》所倡廉洁高雅文化相映成趣,形成独特景观。这里既承载着西施文化的浪漫底蕴,又孕育着《爱莲说》传承的莲文化精髓,两大文化IP 在此交相辉映。基于此,团队深挖西施文化与莲文化精髓,通过文化赋能等方式焕发乡村新活力,并巧妙探寻西施与莲文化关联,如创新团圆饼等产品包装、开发西施特色文创等。

非遗焕新:产品活动双驱动

十四都村的非遗文化早已融入村民的日常,团圆饼作为当地标志性非遗产品,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民俗记忆与文化情感,村内荷塘景观与西施传说交织,为这份文化底蕴增添了浪漫色彩。团队在调研中发现,村子的文化活力可通过特色活动进一步激发,于是与村子携手,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一同策划布置了“藏绿之夜” 国风二次元晚会和共富集市,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更多人感受村里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旅游凝聚人气,推动村子在文化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数字赋能:矩阵传播拓影响

团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矩阵。线下开展西施团圆饼制作、漆扇绘制、汉服短视频拍摄等互动体验;线上依托抖音账号“浙乡拾遗・十四都” 发布活动预热内容,联合权威媒体扩大影响力,推动文化传播与消费转化。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浙乡拾遗团队践行“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使命的生动实践。团队将以调研成果为基础,持续优化方案,助力十四都村激活文化基因、焕发乡村新活力,为诸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