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社会实践|数字赋能文博:开启红色传承的探索之路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2

近期,我院乡博博文化传承小队深入温州市苍南县,开展了“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人工智能赋能红色记忆传承”为核心主题,走访苍南博物馆、金乡卫城、矾矿遗址等18处文化场馆,通过数字化调研与文化探索为革命老区文博智慧化建设寻找破局方案。

数字技术唤醒红色基因

调研期间,团队参观了当地多家红色文博场馆,在苍南博物馆“红色传承馆”,革命家书、抗战武器与多媒体展陈交织出立体历史空间。团队发现,尽管电子屏、互动装置已初步应用,但县域文博数字化仍存在设备基础、数据孤岛等问题。队长指出:“金乡卫城‘明代海防图’仅以静态展板呈现,若开发AR动态场景,可大幅提升参观体验。”对此,团队提出烈士生平AR展示创新方案,让红色故事跨越代际鲜活传承。

工业遗产中的革命探索

团队探索了南洋312平洞遗址内等多个矿洞遗址,发现这里不止是一段历史与地质相结合的探索,还是一次工业革命文化的印记,更是抗战时期工人支援游击队的秘密通道。团队成员亲身体验矿工的工作环境,在“矾矿工人革命斗争史”展区记录下罢工斗争史料。

矾都文化中的奇石印记

在奇石馆与矿石馆的冒险里,团队发现每一块石头都是地球演化的"活化石",鬼斧神工的纹理记录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矾都矿石馆则系统展示了明矾石等各类矿石标本,是解读地球矿物密码的生动课堂,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矾矿工人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感人故事。团队认为需要打通矾矿工业数据与县域红色资源库,构建统一数字平台,强化文化资源联动性。

多元文化中的智慧传承:

行程涵盖畲族风情、抗倭遗迹等多维文化场景。岱岭畲族乡博物馆中,凤凰银饰与蓝靛染布展现民族智慧;马站蒲城永昌堡遗址见证明代军民抗倭智慧。团队结合专业针对温州博物馆“倭寇侵温大事记”展板提出“数字导览升级计划”——通过动态地图与语音解说,提升历史事件沉浸感。

实践成果与未来展望:

团队八天行程,累计收集问卷500份,同时访谈文博专家、传承人及群众百余人。基于调研,团队提出三大建议:制定县域文博智慧化三年行动计划、培养“数字+文博”复合人才、开展智慧博物馆试点。团队指导老师强调:“科技应成为文化桥梁,而非冲淡历史厚重感。让技术隐形,让精神彰显,才是智慧文博的真谛。”